萬有振力 真力時Defy Lab
一切皆是振動,光波聲波電磁波,萬事萬物都在躍動。所有原子都是不停的震呀震呀,然後所有粒子又在震呀震呀。愛因斯坦也說過,生命中的一切都在震動。
佘宗明
所有原子都在跳動,只不過速度快慢而已。慢就變成固體,快就變成液體。不但光波聲波,甚至有腦電波,思憶想念都是震動。世上沒有東西是靜止不動的。雪花有不同形狀,就是水點的震動不同,所以才會結出不同形狀的晶體。有研究指出,有音樂聽,你對它甜言蜜語,水點就會結出漂亮的雪花。相反你播重金屬音樂或Rap歌,又惡言相向,聲音的震動就會跟水分子的震動互相排斥,這樣結出來的雪花,就會這裡缺了一角,那裡崩了一塊。誦經都是利用震動,有神秘學研究指出,咒語可以召喚惡靈,誦經可以驅邪趕鬼,甚至治病,其道理都是跟震動有關。震動就說到這裡,錶也可以說已經介紹完。
你不會感受到機芯的震動,但看得到。沒有一枚錶,可以比這枚震動得更厲害更清楚。光是這一點,就值得你去買,去看一下,去了解一下,明白一下宇宙萬物的運作規律。提醒一下自己,要活得好,要做好事,不要惡口,要製造良好和諧的振動頻率。而且更必須明白,你的振動,同時也影響著萬事萬物,因為振動就是會互相影響。為什麼有蝴蝶效應的說法,其道理亦在於此。
關於計劃
說完我要說的,就讓大家也知道一下Jean-Claude Biver要說的。
雖然已委任了新一任的CEO,但他還是親力親為,仍然三個品牌三邊走,就好像父親始終放心不下,又Hublot又Tag Heuer又Zenith,今次仍然親自講解新錶的源起和發展。
他說:「四十二年前入行,我第一間加入的公司是愛彼。當時已立志,要成為愛彼的老闆。我努力工作,努力學習。然後有一天當時的老闆跟我說,你將會成為這裡的老闆,不過是十四年後的事。當時29歲的我,實在沒耐性,想十四年後都四十三歲,覺得太遲了,覺得四十三歲已經很老了。於是我離開。想成為愛彼老闆,想成為這個品牌最重要的人,因為我想成為整個製錶工業裡舉足輕重的人物。愛彼是大品牌,在行裡舉足輕重。換言之,能夠號令這個品牌,我也可以在行裡舉足輕重。當然我追求的,並非虛名,我真的希望可以為這個工業做一點事情,希望得到這個成功感。這個機會我足足等了四十二年,如今終於來了。
但其實這個並非我的主意。這個叫X-Time的計劃,其主意是來自LVMH研發部主管Guy Semon。2013年集團找我去管理整個腕錶部,那時Guy就來找我,跟我說,有一個研究計劃希望可以實行下去,未有腹稿,還未決定將來可以應用到哪個品牌,因為這個主意實在很瘋狂。他跟我說,想重新研究鐘擺,重新去思考擺輪和游絲。我說,什麼?這不是傻的嗎?鐘擺又好,擺輪和游絲都好,不是已經應用通行了幾百年嗎,還有什麼可以研究?我問,怎麼回事?他答我,關鍵是數學。我當然不懂數學。他再說,因為看到我打理Hublot時,品牌有不少新發明,相信我願意投資金錢和時間在研發上,也相信我明白研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岔開話題,先說一下研發。研發就像探索,你原本想去印度,卻無意中發現美洲,研發就是這樣的一回事。給大家一個例子,當Hublot打算去開發一種技術,可以讓金變成陶瓷那樣防刮花防磨損時,結果Magic Gold就未找到,卻意外地找到製造紅色陶瓷的方法。我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回事,根本沒想過這種高科技陶瓷可以是紅色。當研究人員走來跟我說可以造到跟法拉利紅那樣鮮紅色的紅色陶瓷時,我也嚇了一跳,我們不是在研究金的嗎?明年吧,明年大家就會看到史上第一枚用紅色陶瓷來造錶殼的腕錶。
回到正題,Guy Semon就說,我不能保證研究結果會怎樣,但就是想研究下去。我就想,研究就是這樣。好,我跟他說,你繼續吧。那應該是2013年十二月的事,我叫他保密,把這個計劃命名為X-Time。這個計劃只有他跟我知道,然後計劃就在2014年一月正式展開。除了投放的時間和金錢,我們還找了其他專業人士幫手,其中甚至有MIT大學,然後六個月前又找來CSEM(編按,這是一間瑞士有名的科研機構)幫忙。
那麼幹嗎最後這個成果會落在Zenith手裡,變成今天這枚Defy Lab?如果放在Tag Heuer會更好,可以更大眾化,賣得更多,更賺錢,我本來也想這樣。但沒辦法,這項技術就是更配合Zenith的風格,Zenith一向製造高頻機芯,過去拿過很多天文台認證,精準就是Zenith的DNA,Tag Heuer和Hublot都沒有這個傳統,沒有這個根。所以最名正言順最合理的做法,就是由Zenith把這個破天荒的技術引進到這個世界。首先由Zenith向大家展示,不過這項技術將來也可以應用到Tag Heuer的產品上,甚至可以賣給其他品牌,我不排除這個可能性。因為它實在好實在卓越,實在比現在的擺輪和游絲優勝,將來可能所有機械錶都會用上這個也說不定。
把同一個技術放在不同的品牌,價錢有別,有問題嗎?當然沒問題。這個系統只是整個機芯的一部份,所以理論上它可以給應用到不同的機芯裡去,但當然機芯也須要作出一些改動。而機芯質素仍然各自有異,不盡相同,所以價錢也有分別,這是很正常的。那麼這技術真的會取代傳統機芯嗎?首先必須記住,這個只是擒縱系統,其餘部份如發條和齒輪系跟傳統機械錶的沒有分別。它可以放到三問機芯上去,而那個機芯仍然是十分傳統的機械三問機芯。事實上今天勞力士的游絲,所用的物料都已經不是傳統的Elinvar物料,這都是進步,只不過我們這個擒縱就更進步罷了。」
關於錶
擒縱系統永遠是機械錶的先天缺陷,要潤滑要防震。幾百年來,不少錶匠都想解決這個問題。今天 Zenith這個技術可能是其中一個答案。整個矽製擒縱系統一體成型,不用再微調,但裡面卻一樣有齊擺輪、游絲和避震等各部份,甚至連擒縱叉(俗稱馬仔)也包含其中,當然你不認得出,因已面目全非。
那麼背後原理是什麼?試簡單介紹,一個字,就是彈。彈簧不一定呈螺旋形,總之一條金屬,就是可以彈下彈下。而這個彈下彈下,不停彈的話,就是振動。若能令這個振動有規律地進行,這就可以成為擒縱。如何做得到,我當然不懂。我只知何謂好的振動,就是必須有規律之餘,還需要重量分布平均,又輕,才不易受地心吸力影響,當然還必須可以抗撞啦。成功製造出來的背後,是一條花了220頁紙才寫完和計算出來的方程式,其中當然還有金錢、時間和專業學問的參與。
15Hz擺頻,每小時108,000次振動,名副其實,你可以看著它不停振。毋須潤滑油,沒有摩擦,沒有損耗,抗溫差,抗磁,輕如無物,只有0.5毫米厚,任何一個方位都表現一致,即亦抗地心吸力。甚至可以抵受1100G的衝力。擺輻左右各六度,六十小時動力儲備,而且長時間維持高度準確性,57小時內可以維持高扭力。每天誤差只有0.3秒。新機芯,編號ZO 342,直徑32.8毫米,厚8.13毫米,148塊零件,自動上鍊。尺碼一點也不怪獸,但表現卻如超人。44毫米直徑的錶殼由一種十分輕叫Aeronith的鋁合金製造,同樣輕如無物。首批只造十枚,每款造型都略有分別,已訂購一空。將來量產時,定價估計約港幣九至十萬。錶還未致於嚇死我,聽到將來有機會是這個定價,我當場不省人事。
未落筆之前,還在掙扎,應否把芝柏的恆動力系統,又或者帕馬強尼的創新設計,一併介紹;又或者至少比較一下,是否真的殊途同歸。知道價錢,即刻明白,不用比較。的而且確是兩回事。Zenith這一個,真的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