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 Watch Vol. 083 紙本精選|Insights】闖入沙夫豪森最前衛的錶廠﹒IWC Manufakturzentrum
一般的製錶廠通常也比較Raw,不會有豪華的裝潢,走進核心地帶甚至會傳出鐵銹味,打正旗號是一座傳統工廠。不過今年在Watches & Wonders錶展前,我們造訪了位於瑞士沙夫豪森市中心幾分鐘路程的IWC Manufakturzentrum,感覺與其他錶廠截然相反,其純白工業風的大樓,彷彿走進了一座具有未來感的實驗室,對於潔癖的筆者來說,這裡絕對能獲得「乾淨」的認證。今趟沙夫豪森之旅,可謂打破了對製錶廠的既定印象。
猶如實驗室
品牌創辦人Florentine Ariosto Jones是一位美國工程師兼製錶師,早在1868年創立品牌International Watch Co.,自成立以來,其總部就一直設在沙夫豪森,在這裡立足的原因有二:一,這裡較容易招募到經驗豐富且低薪的製錶師;二,可以借助萊茵瀑布去驅使水力發電,最終於1875年在沙夫豪森的萊茵河畔設建了總部。直至現在,IWC總部仍設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內不特止,還得以擴建,在2005年和2008年兩次擴建東翼和西翼工廠後,由於品牌的業務日益俱增,不得不額外增設廠房,在2018年,即品牌創立的150周年,新的製錶廠Manufakturzentrum最終在沙夫豪森的郊區上落成。
距離總部僅10分鐘車程的Manufakturzentrum,佔地13,500平方米,與周圍的中世紀歷史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其未來感的美學,是郊內最前瞻性的建築。整座建築充斥著純白工業風配上黑色框架的玻璃幕牆格外注目,而9公尺高的入口大廳更掛上由前首席製錶師Kurt Klaus設計的巨大萬年曆裝置,場面可是氣勢恢弘。至於工作部門內,這裡的第一印象是明亮、潔淨,其裝潢色調清一色是白色和灰色,使自然光更有效地折射於工作區,驟眼看,比起一家錶廠,它更似一座實驗室。除了設計前衛之外,同時也融入了許多可持續性元素,從而有效地運用天然資源,例如在屋頂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使每年可發電275,000千瓦小時;另一方面, 將設備產生的廢棄熱能再利用,並且只使用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瑞士水力發電,與IWC總部的能源概念此終如一。
結合科技與人手工藝
擴建錶廠無非都想增加產量,但原來將機芯零件、組裝機芯和錶殼的生產線全部集結在同一個地方,才是品牌擴建錶廠的重中之重。即是從原料、單切割一機芯零件,到完成組裝自家製機芯,都可以在單一樓層依序完成,最大優勢是可以統一管理生產流程,以確保製作過程發揮最高效率,令產品品質更臻完美。從大堂可直接通往機芯零件生產的地方,這裡主要是製作52和82 系列自動機芯、59系列手上鏈機芯以及69系列計時機芯的零件,當中1,500種不同的零件,例如底板、擒縱叉、 游絲、擺陀、甚至有些體積小到肉眼幾不可見的小零件,也是出自於此。 除此之外,這個部門也負責製造萬年曆、年曆和陀飛輪等複雜功能零件。為了保持零件不能超出最小誤差範圍,大部分機芯零件都是交由先進電腦操作的CNC車銑複合機去銑削和切割,以製造出符合標準的零件。 雖然機芯零件大多由機器製造,但組裝機芯如些精細的操作,當然是人手完成。組裝過程會打散為好幾個副流程,每個步驟則交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去負責,其中最複雜的,是調整擒縱機構並對齊擺輪游絲的位置,工匠既要手定,又要眼定,是任何機器都無法代替的步驟。
下一個參觀的部門就是錶殼製造的生產線,不論不銹鋼、鈦金屬、貴金屬、青銅,還是品牌最新硏發的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錶殼,都是在此生產製造。錶殼未成型之前,原是一條條的金屬原料棒整齊排列在貨架上,而一米長的棒材可以製造大約30到50個錶殼,光是銑削過程就要花好幾個小時。隨後,錶殼會進入表面處理階段,以人手進停拋光打磨的程序,而內部員工透露有多個切割面的Aquatimer在處理時需格外費神。機芯和錶殼完成生產後,會被送往總部組裝成腕錶,之後進行不同測試,例如精準度、防撞和防水性能等等測試,以確保品質合格才會流到市面上。
「前衛」不單是創新,而是如何在傳統上加入革新的概念,而IWC正正證明了這一點;在傳統製錶業下結合最先進的製造方法,同時又不乏人手工藝,絕對背得起「前衛」這一詞。
Text: Alvin Kwan
Photo: Alvin K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