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已經很久沒拿著錶即場介紹講解,但這枚我實在太喜歡,它亦實在太駭人了。認識腕錶的都會知道Dominique Renaud是何許人,他就是大名鼎鼎Renaud et Papi的兩位創辦人之一,不過其實約十年前他已經離開Renaud et Papi。去了哪裡? 原來去了歎世界,去遊山玩水,去享受人生。過去十年大家都好像沒再聽過他的名字,不見他的蹤影。但原來在這十年裡,老驥伏櫪,仍志在千里,始終按捺不住,就造了這枚腕錶出來。
雖然有名有姓,但他不當自己是一個品牌,這枚錶他亦不認為是商品,對他來說,這既是一枚藝術品,也是一枚向同業展示創新意念的示範作,是一枚concept watch。因為此錶應用了很多專利的創新技術,而這些技術,他是願意跟同業分享的,其他品牌可以跟他合作,將部份專利引用到他們自己品牌的作品上。我現時手上面拿著的錶,名字叫DR01,DR當然是代表Dominique Renaud,共會做12枚,之後就是DR02、DR03、DR04,如此類推。據知已經賣出了幾枚,多少錢一枚?一百萬瑞郎一枚。
也許過去實在造了太多傳統的複雜錶,也許覺得那些傳統複雜功能已經再沒有太多挑戰,所以既另闢蹊徑,也可說返璞歸真。一百萬瑞郎一枚,沒有複雜功能,那些錢究竟給花到哪裡呢?所有創新所有焦點都放到擒縱系統上。
這部份解釋將會比較technical一點。最突破最與別不同的地方是,這枚錶可以說是沒有游絲的。沒有游絲,這還算是一枚錶嗎?首先大家得明白游絲在一台機械錶裡的作用是什麼。游絲當然是跟擺輪一起合作,然後做到讓齒輪可以一格一格有規律地轉動。動力由發條鼓傳到gear train,再傳到急輪,再傳到擒縱叉(俗稱馬仔),再傳到擺輪。但擺輪其實是一塊東西,它本身並不會動。那麼一塊不動的東西,其墮性很高的,要推動它並不容易。而游絲的作用是什麼呢?因為游絲其實就是一條彈簧,而彈因其結構和金屬物料的性質,你把它捲起來,它就會自然張開。藉著游絲的的捲起和張開,再加上擺輪,就能齒輪可以有規律地一格一格地運轉。那麼如果沒有游絲,沒有這個節奏,做不到又擒又縱的效果,又如何去刻劃時間呢?但其實這枚是有游絲的。只不過這裡的游絲跟我們以前所見的游絲完全不一樣。
它的游絲不在擺輪之下,擺輪亦不似擺輪。擺輪呈筒裝,你試幻想一道旋轉門,中間被分開兩個半圓。這個筒就是擺輪,中間一塊薄片,就扮演了以前擺輪軸心的角色。那塊薄片震下震下,就似軸心轉來轉去一樣。因為薄片的接觸點更細,所以不需潤滑之餘,亦更省力,擺頻亦可以更快。但這個筒(亦即擺輪)要有節奏地擺動,還是需要游絲。而它的游絲就在圓筒兩端的其中一端(因為不知叫頂部還是底部) 。其實所有擒縱系統的改良都不外乎幾個目的,可以不需要潤滑,可以更省力,可以更準確,可以更能抵受碰撞。雖然只有一個發條鼓(也不細),但此錶有兩星期的動力儲備(須視乎擺頻,而擺頻可以藉著游絲來調控)。
不過其實除了擒縱上的突破之外,我最驚訝和欣賞的,還有兩個地方。第一,一般腕錶機芯,都是由底板,然後零件一層一層的加上去。這枚錶的底板,不是一塊,是一嚿磚似的,是一個block。然後不但是四面,而是在五面,分別裝上dial呀擒縱系統呀gear train呀等,前所未見,史無前例,幾百年來,自從有擒縱系統之後,都未有人這樣想過。另外就因為它四面(其實五面)都裝上了零件,戴在手裡,你可以這樣轉來轉去,我已經覺得很好玩。從來沒想像過,錶原來可以這樣。過去二十年迎來了機械錶的盛世,很多前所未見的設計和新發明都教大家目不暇給,但同時又會不禁想,高峰而過,再難百尺竿頭,誰不知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枚史無前例的腕錶,仍然教我們眼界大開,這枚的而且確很厲害。
最後有一點我沒在短片上說的,既然共12枚,如今亦只賣了幾枚,換言之,你還可以訂的。因為基本上都是訂造,你可以要求他們給你造不同的殼。那個呈「C」字形的殼,可以用不同材質,鈦金屬呀不同的呀,當然不成問題,還可以藍寶石水晶。老實說,不是不好,但如果我買,我不要那個殼。只消兩繩,然後串起一個小玻璃瓶似的。看在別人眼裡,你就是把一個小玻璃瓶戴在手上,搶眼的,但一點也不豪華,不耀眼,一點氣派也沒有,我就是喜歡這樣。誰會想到你腕上一個小小的玻璃瓶,竟要八百多萬港元。渺滄海之一粟,就似這回事。那個小小的玻璃瓶,就幫我包起它吧,盒也不用了,我放在口袋裡就可以,環保嘛。